四位一体做好“下半篇文章”
今年以来,山西省各级审计机关以扎实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牵引,把推动审计整改落实作为提升审计监督质效的重要环节,建章立制、源头控制、督促检查、严格把关,不断提高相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审计整改更加彰显权威高效要求。
建章立制夯基础。修订完善《山西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督查管理办法》,细化明确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整改台账和销号管理、职责分工、督查内容和方式等4个核心环节,突出审计整改工作全口径全周期规范管理、闭环管理,按照“谁审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对口谁负责”原则,推动整改落实。11个市审计局也都结合实际制定或修订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相关制度,全省上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管理体系,为科学规范开展审计整改督查奠定坚实基础。
抓好枢纽控源头。全面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强化审核复核审理在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中的枢纽作用,在把握总体的前提下,突出对审计整改要求、整改类型和整改时限的审核复核审理把关,从源头上保障审计整改要求提得实提得准,可操作能落地。
强化督查压责任。制定《山西省审计厅2025年度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工作方案》,重点对相关市县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计业务质量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促进各级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尽责。建立健全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机制,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各有关市县积极主动作为,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逾期未整改问题进行通报,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督促,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严格把关重实效。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台账,将整改情况纳入整改信息系统集中管理,整改销号实行分级复核机制,整改结果经承审单位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整改督查部门进行复核,对证明性材料不完整、未完成整改的不予销号,直至完成整改。
组织开展科学规范研讨交流活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围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邀请广东、山东、湖南、河南等省审计机关人员交流科学规范开展审计的典型经验做法。交流研讨紧扣审计项目立项、实施、成果利用及整改全过程四个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交流改进方法举措。
借鉴先进省区审计机关典型经验做法,积极主动开展好“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审计项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聚焦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吃透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战略目的和政治意图,在审计立项上做到精准契合。强化质量管控,规范高效实施审计。扎实开展审前调查,深入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行业特点,精准编制审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加强审计现场管理,严格审计执法权限,规范审计监督行为;深入推进科技强审,持续强化数据赋能。深耕审计成果,全面提升层次水平。加强总结提炼加工,强化业务指导检查,落实贯通协同机制,定期跟踪办理情况,形成常态长效监督合力。强化督促落实,提高审计整改实效。全面压实整改责任,主动跟踪指导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确保问题应改尽改、高质量清零;加大对整改结果、佐证资料的审核力度,适时进行现场核实和“回头看”;严格履行整改销号审批流程,研究制定审计整改问责、约谈办法,严肃查处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
规范审计管理工作
广东省深圳市审计局聚焦办文办会、保密工作、档案管理三大业务领域,以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细节管控为抓手,扎实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服务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
办文办会标准化提质,筑牢机关运转基石。以“规范高效”为目标,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公文处理上,印发公文处理办法,实行“业务归口分办+审校审核”机制,出台《常用行政公文格式样本》,有效提高公文办理效率与质量。在办会服务中,制定办会流程图,落实议题分办跟踪机制,优化跨处室协作流程,强化视频会议全流程保障。
保密工作精细化管理,筑牢安全防护屏障。以“防泄密、保安全”为核心,深化保密管理全链条规范。开展全局保密自查自评专项行动,动态调整涉密人员及岗位,强化保密载体“三严格”管理。通过“自查整改+风险防控”,全面排查整治保密风险隐患,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档案管理规范化强基,夯实数据支撑基础。实行“专人负责+日常监管”机制,将拟移馆档案整理纳入常态化管理,确保按时合规移交。严格依据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规定,全面收集各门类、各载体档案,完成档案规范入库。开展档案质量“全要素自查”,为审计工作追溯查证与档案长效管理筑牢基础。
聚焦“三强化三提升”
北京市平谷区审计局以“科学规范提升年”为抓手,聚焦“三强化三提升”,进一步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效、防范审计风险。
强化统筹谋划,提升审计计划实效。聚焦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推进、重大资金使用、权力规范运行等方面,按照“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计划管理总思路,坚持审计监督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严格立项审核把关。加强重点项目、重点部门或行业的科学论证,建立健全审计项目库,合理确定审计项目,做好审计项目储备和积累,做到项目安排与人力资源相匹配。
强化履责担当,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严抓业务培训,加强以干代训、对审计法律法规等加强学习,提升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全面梳理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问题,编印“两清单”,制作“工具书”“口袋书”;组织参加法律专题培训,让审计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严格方案制定,充分开展审前调查,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多层次科学研判,制定能“挖得深、凿得实、立得住”的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严控业务质量,规范审计流程,严格落实《平谷区审计局五级风险防控机制》,对审计业务分级质量控制;加强复核审理,对问题定性、文字表述、审计建议等严格把关,提升审计监督质量。
强化靶向攻坚,提升审计整改成效。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深入研究审计建议和整改要求,全力拉紧压实审计整改责任链条,实现“查出问题—督促整改—建章立制”的工作闭环。通过“挂图作战+动态监督”模式,认真履行审计整改跟踪检查责任,适时对审计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审计整改落实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