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生审计“标准件”
北京市审计局加大全市民生领域试点审计力度,通过试点审计,完善审计工作方案,统一谋划设计、项目计划、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重点统一处理原则,真正形成全市一盘棋,实现民生审计成果最大化。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通过深入研究将审计需要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取得的成果等预期目标纳入审计工作方案,指导各审计组统一目标标准、聚焦审计方向。
总结民生审计经验,制定《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重点问题及定性依据指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资金审计重点问题及定性依据指引》《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清单》等,从突出关键问题风险点、统一定性标准和依据、指导现场审计工作等方面控制审计质量。搭建大数据审计框架,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和分析模型,针对民生审计高频问题,预设分析模型和算法,形成可以复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
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通过完善问题清单台账、统一审计建议、严格整改标准等措施,统一消除整改过程中随意性,推动“问题识别-原因分析-问题建议-执行落地-成果验收”全链条规范。
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开展跟踪核查
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紧扣群众关心关切,连续4年对全市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实事落实情况开展跟踪核查。2025年,进一步加大跟踪核查力度,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流程机制、突出工作重点,保障市办实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完善核查工作协调机制,统筹部署开展。整体核查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核查工作方案意见、定期召开专题部署推进会等形式,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统筹16个处室60余名骨干力量,集中时间开展2轮核查。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核查重点。根据今年的市办实事资金渠道更加多元、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形式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明确资金投入保障、资金使用效益、项目推进进度、项目完成效果4项重点跟踪核查内容,关注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项目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群众预期、是否存在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促进项目规范管理和资金安全使用。
突出关注基层治理,加强分析研判。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着眼从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促进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完善机制制度,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助力城市交通服务整体水平提升
广东省广州市审计局在审计中聚焦关键领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好资金关、质量关、服务关,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严把资金使用关,重点核查道路建设等项目的预算编制、招标采购、工程变更等关键环节,确保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推行绩效导向的审计模式,深入分析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关系,以审计跟踪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持续优化。强化质量监督关,审计覆盖路桥设计、施工、养护的全生命周期,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路桥厚度、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科学检验,严格把控路桥工程建设和养护的质量,以审计监督赋能路桥结构升级与修复作业标准化,保障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优化服务保障关,重点关注交通运输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从应急预案制定、资源配置到现场管理实施全链条监督,以审计力量助力城市交通服务整体水平提升。
助力推动水费征收管理规范化
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在审计项目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水费收缴关键环节,助力推动水费征收管理规范化。
严查政策执行度,规范收费管理行为。以二次供水收费等民生关切领域政策执行情况为重点,通过调取相关部门不同年度价格审批文件,构建收费数据多维分析模型,系统比对收费台账与政策标准,精准锁定违规减免、变相收费等问题线索,推动收费政策刚性执行。
聚焦收缴完整性,促进征管质效提升。针对城镇供水领域中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分类管理特点,审计组充分利用集团水费征收系统数据资源,重点核查用水性质认定准确性、费率执行合规性和水费收缴及时性;同步审查污水处理费、水资源税等代征费用的协议执行情况,关注代征费用与水费收入是否分账核算,着力揭示漏征、欠缴等问题,为财政收入提质增效提供审计保障。
破解征收难点堵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针对特种行业用水征收难题,创新采用“数据穿透+部门联动”审计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定位泳池等特种行业商户地理信息,比对供水管网覆盖区域与企业申报数据,揭示漏登漏管商户,建议供水企业对接市场监管、卫生监督、体育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动态获取特种行业经营数据,督促规范特种行业用水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