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审计局创新构建“铸魂、固堤、赋能、砺剑”四维联动机制,推动学习教育与审计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扎实成效彰显审计担当。
一、铸魂:三维学习体系锻造政治忠诚
一是头雁领航建机制。党组实行“1+12+N”专题学习机制,即1个年度方案、不少于12次集中学习、党组成员撰写N篇调研报告,推动形成“学习——研讨——实践”责任链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发言、讲课、调研、撰写文章,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浓厚学习氛围。二是三级联动深研学。立足审计监督职能,构建“党组领学解析政策、支部研学吃透政策、科室精学运用政策”的三级联动体系,推动政策理解从“表层认知”向“深层把握”转变。常态化举办“审计大讲堂”,邀请专家老师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为审计人员丰富审计理念和实践路径;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复盘——实操指引”的递进式教学,达到拓宽视野、厘清思路的目的。三是载体拓展添活力。在审计专网“机关党建”板块发布每月理论学习等内容,确保审计人员无论身处一线还是机关,都能实时获取学习资源、跟进学习进度。构建集党建宣传、党务工作、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展示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情况,党员干部定期上传心得体会,局领导、支部指导员随时查看所在支部党建工作最新动态,及时指导支部党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党建与审计业务“线上融合”。
二、固堤:立体监督筑牢廉洁防线
一是警示教育“敲警钟”。推行“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现场体验”三位一体监督教育模式。每月开展“两级书记讲案例”活动,党组书记、支部书记宣讲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作风之弦。组织关键岗位人员、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到廉政基地参观见学,通过实景体验强化震慑,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二是开门纳谏“聚合力”。向被审计单位和县(市、区)审计机关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为后续整改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公共办公场所设置意见箱,公示征集意见二维码,广泛征集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让审计干部习惯于“在探照灯下工作”,凭扎实作风赢得被审计单位的尊重和信任,维护审计机关的公信力。三是专项督查“重预防”。成立专项检查组,通过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审中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纪律的严肃性。机关纪委深入开展“送廉到一线、倡廉进前沿”活动,在审计现场通过座谈交流传达作风建设要求,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震慑,形成“审计开展到哪里,作风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格局。
三、赋能:学用贯通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学用结合强本领。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带着问题学、结合案例悟”,让审计干部在实践中深化对作风建设要求的理解,实现“学”的成果转化为“审”的能力、“审”的实践反哺“学”的深化。二是法规支撑促规范。打造“动态更新+精准检索+实践应用”的市级审计政策法规库,系统收录财政、金融、民生、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法规,形成分类清晰、层级明确的法规体系。通过规范法规引用标准,确保审计过程中政策依据的一致性和严肃性,从基础环节强化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公信力,为精准实施审计监督提供坚实支撑。三是薪火相传育新人。广泛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帮带,在审计项目中,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模式,提升年轻干部敢于站排头、打头阵的精气神和能够挑重担、解难题的硬实力,着力打造“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砺剑:一线攻坚彰显审计担当
一是一线指导“破坚冰”。推行领导干部“三个带头”,即带头深入审计一线抓统筹、带头牵头重点项目抓攻坚、带头协调难点问题抓落实,每个审计项目开展期间,至少3次到审计现场、到一线指挥调度,用“身影”代替“声音”,用“带头干”带动“一起干”。今年4月至6月,县处级领导干部累计到审计一线指导24人次。二是全域规范“新蓝图”。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建立“市级统筹+县级落实+全域督导”工作机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21个县(市、区)审计局开展调研督导,重点规范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程序执行等环节,对发现的问题逐项研究解决办法,进一步打造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的新局面。三是审计整改“促深化”。构建“台账管理+现场督查+成效评估”的整改闭环体系,局领导带队到20多个单位现场督查,推动64个超整改时限未整改到位问题的整改落实。通过建立整改闭环体系,既紧盯具体问题整改销号,又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实现从“就事论事”整改向“标本兼治”深化,让审计监督既形成震慑、又促进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