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手机门户]
首页 审计资讯 政务公开 行政执法公示 交流互动 公共服务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本站归档专题 >> 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提高质量专题 >>正文
唐县审计局杨倩伊: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2008年07月30日 文章来源:唐县审计局 信息提供:杨倩伊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工作的立足之本。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特别是提高遍布全国各地的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是这一“生命线”生存的基础,是当前审计工作坚持与时俱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审计署为了提升审计机关形象,进一步发挥社会职能作用,围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实行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结果公示制度等。审计质量明显提高,审计机关的社会职能作用得以展示。但基层审计机关受诸多原因的影响,在规范执行、质量控制、风险规避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1、审计准备不充分。审前调查草率应付,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审计机关的审前调查记录多数是不超过百字的单位基本情况,有的甚至未进行审前调查,而在结束现场审计后才后补审计调查记录。编写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内容不明确,审计重点不突出,分工不明确,对现场审计工作没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造成审计项目盲目开展,不但导致事倍功半,效率不高,而且造成审计项目质量无法保障。
      2、审计实施不彻底。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没有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逐项审计,审计内容存在缺项、漏项;现场取证资料不充分,取证手续不全,对重大问题的事项缺乏必要程序,甚至有时候补办手续。审计日记记录不认真,为写日记而编审计日记,现场审计检查结束后为补资料而编写资料。审计实施过程的不彻底是导致审计质量不高的直接因素。
      3、审计报告不全面。从省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检查看,审计报告存在揭露问题不全面,审计查出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在报告中反映;查出问题的定性依据和引用的法规不恰当;审计报告中忽略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审计评价缺乏充分的依据,提出的审计整改措施和建议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审计决定落实方面存在重处理处罚轻督促整改,缺乏事后监督等问题;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直接影响审计效果和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产生以上问题主要原因:
      1、审计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
      首先,审计项目立项缺乏科学性。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涉及经济的事件逐日增加,基层审计机关已经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消防队”,经常接受临时交办事项,或配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专案调查,而且通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审计机关缺乏主动权,审计项目计划缺乏独立性。目前基层审计队伍人员少、年龄偏高、知识结构陈旧,审计工作长期处于超载应付状态,基层审计人员没有正常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影响了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调查项目比重过低,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只注重审计项目,当前,随着各种经济监督的经常化,违规违纪问题正在逐步减少,查错纠弊已经不再是审计机关的重点,审计重点应该放在宏观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面,这就需要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强审计调查,发现影响全局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次,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缺乏严肃性。一是贯彻执行各项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不深入。由于执法行为不规范,执行规范不严格,导致审计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二是对审计职能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缺乏对外宣传的力度,公众对审计职能了解不够,也就很难把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审计机关。没有真实可靠的群众线索,也就很难查出大案要案。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落实审计质量责任追究不严格,制度流于形式,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压力就没有了动力。
      2、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堪忧。
      首先是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矛盾非常突出。有时候一个审计组就仅仅两个人,一个组长,一个审计人员,只重数量不求质量,审计事项就查的不深不透。
      其次是审计机关经费不足。甚至少数地方政府把审计机关作为财政收入的部门,暗中下达罚没任务,为保证本单位经费,审计机关不得不把罚款作为审计的“重点”,不注重发掘深层次的东西。为了节约审计成本,采取送达审计,审计人员往往局限于账面数字,这就形成了“关着门子搞审计”。
      3、基层审计队伍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一是审计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基层审计机关自审计部门成立以来,人员受编制影响,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缺乏一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专业技能的不足与实务经验的欠缺,很难形成正确的专业判断,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
      二是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薄弱。工作中“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比较突出,较习惯于单纯的会计思维,往往是“一条老路走到黑”,缺乏多层次、多角度地透视问题,对问题的深度和分析不透彻。
      三是审计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就需要坚持原则,敢于审计。审计人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于走形式,走过场,怕得罪人。
      二、基层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
      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审计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审计机关现状,制定科学的年度审计计划,是解决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力量和项目数量局限性的合理方法。
      首先,计划安排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基层审计机关要立足于现状,在全面贯彻政府工作重点和上级审计机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自定项目进行选择。选项应该具有针对性,选取的审计对象应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影响地位,重点审计典型性、苗头性的问题。这样以来,既可以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又可以避免因任务重、人员少而影响审计质量的问题了。
      其次,本着加大审计调查项目比重,要以服务宏观决策为目的,扩大审计专项调查覆盖面,揭露和查处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实践证明,要真正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跳出帐本,深入民众,集思广益,才可能揭露查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实施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才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核心。
      首先,要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和完善审计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谁过错,谁负责”。一方面要转变审计人员思想,增强风险意识,在审计业务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审计风险,严格遵守审计程序,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机关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激励制度,明确责任,分担风险,对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其次,要强化审计复核制度,建立并健全主审、审计组长、专职复核机构三级复核制度。只有每一级的控制目标明确,责任界定清晰,并且得到严谨细致、不折不扣的落实,才能真正发挥 “三级复核”的作用,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第三,要提高对审计日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
      第四,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努力宣传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各级人民群众真正的支持关心和爱护审计工作。
      第五,要加强审计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确保审计决定的落实。审计决定落实难,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不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更重要的是正本清源,确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这就需要坚持审计结论跟踪检查,确保查处的问题得到整改。
      (三)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建设一支能适应现代审计需求的干部队伍,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
      首先,要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推进审计干部的廉政建设。俗话说“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提高审计质量首先要转变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打铁还得自身硬”,只要审计人员有了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廉洁从审,才能坚持依法审计,保证客观公正,才能防止思想滑坡,道德失缺,才不会因为偏袒被审计单位而做出不符合事实的审计结论,或隐瞒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审计经验交流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技能培训,不仅要加强审计理论、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而且还要定期开展审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注重先进工作的总结和交流,使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才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事审计工作,以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第三,要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学习型的审计机关。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敏感度越强,就越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被审计对象比较隐蔽的问题并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也就有可能换位思考,从被审计单位角度考虑问题,督促帮助他们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提高管理水平,做到监督不缺位,服务不越位。即扩大了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培养了自己的审计专家,而且还提高了审计的服务职能。
      总而言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永恒的话题,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层审计机关工作质量水平提高了,全国审计机关的“防疫系统”的作用才能充分的发挥,才能提高国家的“免疫力”,让审计真正成为“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更好的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河北省审计厅门户网站,河北省审计厅主办
冀ICP备06024325号-1
冀ICP备06024325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0484
政府网站标识码 1300000034
河北省审计厅版权所有,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电话:86-0311-88606104